编者按优配网
习近平主席在天津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受到广泛国际好评。该倡议以坚持主权平等、国际法治、多边主义、以人为本、力求实效为核心理念,从治理价值、规制、主体、路径四方面超越传统西方治理模式。在全球治理变革的关键之际,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并将于不久后在北京举办全球妇女峰会,旨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倡导各方共同完善妇女事业的全球治理。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80年来,联合国是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全球治理机构,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然而当今世界全球性挑战有增无减,全球治理陷入困境。在这样一个重要历史时刻,习近平主席于9月1日在天津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为破解全球治理困境、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提供中国方案,受到广泛国际好评。
核心理念:筑牢治理之基石
全球治理倡议聚焦于“构建什么样的全球治理体系,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这一时代课题,提出五大核心理念:坚持主权平等、坚持国际法治、坚持多边主义、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力求实效。五大核心理念是对联合国宪章宗旨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为当前的全球治理困境提出应对之法。
坚持主权平等是全球治理的首要前提。主权平等是国与国规范彼此关系最重要的准则,也是联合国及所有国际机构、组织共同遵循的首要原则。主权平等的真正内涵在于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主权和尊严必须得到尊重,都有权在全球治理中平等参与、平等决策、平等受益。
坚持国际法治是全球治理的根本保障。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必须毫不动摇加以维护。“规则由谁制定、规则如何适用”已成为核心课题。一方面,要在广泛共识的基础上制定国际规则,避免规则霸权。另一方面,确保国际法和国际规则平等统一适用,大国要带头做国际法治的奉行者和维护者。
坚持多边主义是全球治理的基本路径。现行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核心理念是多边主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就是主张国际事务由各国共同商量,全球治理规则由各国共同制定,发展成果由各国人民共同分享。坚持以联合国为践行多边主义、推进全球治理的核心平台。
坚持以人为本是全球治理的价值取向。增进人类福祉是全球治理的根本目标优配网,各国人民是全球治理的根本参与者和受益者。当前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要保障各国人民共同参与全球治理、共享全球治理成果,更好地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
坚持力求实效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原则。全球治理的关键在于能否解决实际问题,既要立足当前的紧迫性问题,也要着眼今后的长期性挑战。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统筹协调全球行动,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打造更多可视成果,以务实合作避免治理滞后和碎片化。
这五大核心理念相辅相成,是全球治理倡议的精髓所在,是中国在长期探索全球治理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对解决全球治理赤字问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创新内涵:为全球治理注入新力量
全球治理倡议是中国应对全球治理赤字提出的中国方案,是对传统西方治理模式的超越。这主要体现在治理价值、治理规制、治理主体、治理路径四个方面。
全球治理倡议是对全球治理价值的再创造。全球治理的价值应当是超越国家、种族、宗教、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之上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治理倡议倡导的以人为本,是将为全人类谋福祉作为全球治理的最终目的,不断为民众提供信心和稳定预期,使全球治理体系得到广泛支持并有效运作。全球治理倡议提出保障各国人民共同参与全球治理、共享全球治理成果,更好地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更好地弥合南北发展鸿沟,更好地维护世界各国共同利益。
全球治理倡议是对全球治理规制的再强化。全球治理规制包括用以调节国际关系和规范国际秩序的所有跨国性的原则、规范、标准、政策、协议、程序等。全球治理离不开规则,规则的制定和遵守是全球治理体系实现效能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规则的制定应基于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从规则制定领域来看,当前新兴领域不断兴起,规则的空白和缺位阻碍了新领域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引发了国际秩序的不稳定性。从规则的制定主体来看,全球治理倡议反对少数国家垄断规则制定,主张由多数国家共同制定,尤其是要提高全球南方国家在规则制定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另一方面,应确保国际法和国际规则平等统一适用。全球治理倡议强调全面、充分、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等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不搞“双标”,不将少数国家的“家规”强加于人。中国坚持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和宗旨为核心的国际规则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推动实现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全球治理倡议是对全球治理主体的再明确。传统的全球治理格局建立在二战后建立起的国际秩序之上,经过80年的发展已无法适应当前的国际政治现实。全球治理倡议明确了不同主体的角色定位:强调主权国家的核心责任,同时赋予发展中国家更多决策参与权,推动国际组织向“更具代表性、更富效率”的方向改革。
全球治理倡议是对全球治理路径的再探索。面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安全、数字治理等跨域性全球公共议题,传统治理路径多依赖强制协调和利益妥协,难以形成系统性解决方案。全球治理倡议坚持以“问题导向”为核心,坚持以对话协商而非对抗博弈、互利共赢而非零和博弈、多边主义而非单边主义作为解决逻辑,以人民作为治理的落脚点,通过务实合作凝聚共识、锁定成果,争取早期收获。
携手各方:探寻全球治理改革之道
全球治理倡议的落实坚持以多边平台为依托、以重点领域为切入点、以可视成果为导向,秉持五大核心理念,优先在国际金融架构、人工智能、网络空间、气候、贸易、外空等领域形成早期收获,并与全球发展、安全、文明倡议协同推进。
全球治理倡议的落实以多边平台为依托。全球治理倡议坚持依托联合国、有关国际组织及区域次区域多边机制,会同各方采取积极行动,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首先,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核心地位,支持联合国落实《未来契约》等方面加强沟通合作;其次,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组织应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当好践行全球治理倡议的表率。最后,号召广大全球南方国家参与全球治理,凝聚多方力量,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前进。
全球治理倡议的落实以重点治理领域为切入点。近年来,全球治理客体不仅包括传统领域的新挑战,也包括新兴领域的新挑战,且这些挑战只增不减。全球治理倡议优先考虑在国际金融架构改革、人工智能、网络空间、气候变化、贸易、外空等治理紧迫性突出、治理赤字较大的领域,锁定成果,推动全球治理倡议的高效落实。
全球治理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后,中国提出的又一项重大倡议。全球治理倡议锚定全球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向、原则和路径。其与另外三大倡议并行不悖并协同增效:与全球发展倡议协同,以发展促治理、以治理保发展;与全球安全倡议协同,以对话协商化解冲突,为治理创造稳定环境;与全球文明倡议协同,增进理解互信,夯实多边合作的社会与民意基础。
女性力量:全球治理体系发展的增长极
在全球化深入推进与全球性挑战交织的背景下,女性力量已成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发展,提升全球治理效能的重要力量。过去的妇女和性别议题是全球治理和全球多边外交的重要内容,现如今女性力量崛起,女性不再只是全球治理客体中的一部分,而是全球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在气候治理、公共卫生、人工智能、太空等领域都有女性工作者的身影。女性的智慧和力量,已成为全球治理体系发展的新的增长极。要在全球治理中充分发挥女性智慧和力量,其核心是要提升女性在国际组织、决策机制中的参与度,并将性别平等视角融入气候治理、公共卫生、冲突解决等全球议题,以更全面、包容的方案应对人类共同挑战。
在全球治理变革的关键之际,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并将于不久后在北京举办全球妇女峰会,旨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倡导各方应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切实保障妇女权利、以发展促进妇女权利,共同完善妇女事业的全球治理。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携手各国推进妇女事业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和大国担当。这次峰会将与各国共商全球妇女事业发展大计,共筑可持续的妇女赋能平台,共促妇女在全球治理中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推动国际社会以新的团结与合作,加速落实《北京宣言》《行动纲领》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陈须隆,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冯露娇优配网,为该院博士生)
富深所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